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G3和山寨可以走多近?


很多博友们认为移动利用山寨终端来发展G3会使移动的G3品牌成为低端品牌,这个顾虑笔者也有。笔者也希望能够像2G终端一样分用户群进行G3终端的定制,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资源,短期内也不会有。怎么办? 笔者想到了山寨。

笔者的“山寨情节”可能源自上学时对组装电脑的热爱,尤其在我们的G3终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想到了当时对中国电脑普及贡献极大的组装电脑,它和目前的山寨机有着很多相似点,所处的环境也非常相同。而且,最能吸引我的是,组装电脑的普及是依靠用户市场的力量在发展,而不是软件商或者ISP在推动,而他们却是最终的受益者。
中国移动为什么要借力山寨终端发展G3,却不能选择向主流厂商定制G3终端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目前主流场上不生产G3手机终端,市场上已经上市的G3终端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根本就达不到定制的水平。
首先,随意定制终端存在法律隐患。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定制就是将手机贴上中国移动的标记再以优惠的价格卖给用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三十五条的规定,定制终端出了质量问题是先找移动的,更极端一点的,如果G3终端厂家黄了的话,中国移动要为所销售的终端承担全部责任的。所以在手机质量和厂家售后服务达不到标准的时候,中国移动就算憋死了也不能随便去定制G3终端的。山寨终端的销售却没有这个问题,用户既然接受了山寨终端的低价格,其实也就是默许了山寨终端的低质量。至于终端中植入的移动终端软件,由于其是免费的(相对于用户),并且不会对用户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承担的责任也就小的多了。
其次,笔者一直有个观点——“开放的,总是生命力最强的”。看看LINUX、看看兼容机、看看拍卖网站,这些产品的成功完全来源于其开放的体系:LINUX在WINDOWS的阴影下愉快的成长着,兼容电脑早已经让大家忘记了IBM,拍卖网站让很多人远离百货商店。谁能说山寨终端不会继续发展下去,并且有朝一日成为NOKIA、MOTO、SUMSUNG等终端厂家的终结者呢?并且,山寨笔记本联盟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是个仿造着联盟,它是一个有设计商、核心芯片生产商、软件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产业链联盟。所以,不是移动自降身价加入了一个非主流组织,而是和微软、威盛这样的IT巨头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竞争体,来和传统的终端生产商分一杯羹。
最后,我们要乱打3G终端市场。辽沈战役的时候,林彪采取的战术之一就是 “乱打”——和敌人滚成一团采取乱战。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要好于解放军,但是一旦乱成一团,他们的武器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二战中证明非常成功的美式战术对解放军也失去了作用。我们就是要采取乱打的方式在终端领域掀起混乱。怎么乱打——贴补山寨终端销售商(销售分成),使得山寨终端销售商成为我们G3业务的推广商,让他们去和那些只为CDMA2000和WCDMA生产终端的主流终端厂家去竞争。最终,这个非传统战术会产生的效果有两个:
一、终端市场的高低端分化被模糊化。主流终端场上的高端终端不再高端,山寨终端的模仿力可以模仿出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高端手机;主流厂商的低端手机太低端,同样的价格,山寨手机的功能要远远多于主流厂商的低端手机,主流厂商的低端手机成为真正的功能低端机。
二、终端上网功能的强化使得终端的更新频率变快。这个道理很简单,2G手机由于单一的话音功能使得其通信功能性更新换代较慢,更多的换代是由于MP3、照相机等非通信功能的嵌入所引起的。3G网络将会改变这一情况,其终端的更新换代将和PC机的摩尔定律相一致,或者更快。这是因为宽带网络的接入将使的手机终端的在线游戏、在线视频、在线B2C等业务成为3G终端的最大应用,人们对终端的使用习惯将向PC机使用习惯转变。主流终端厂商的终端更新速度远远要慢于山寨终端,其在3G终端市场的发展必将落后于山寨终端,人们将会选择功能更强大、价格更便宜,质量稍差的山寨终端作为其3G上网终端。
最后一点是对主流终端厂商打击最大的,也是我们要刺激他们的——你们不生产G3终端有人生产,到时候你们急了也生产的话,还得求我们定制呢。
笔者相信通信品牌的建立不是依靠终端,依靠的是差异化的通信服务,所以G3和山寨终端走得近一些——OK的了。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